纪录片的音乐这么玩?|带你走进《传承》(第三季)
你见过藏族的旋木碗吗?
磨好的德沙旋木碗,需要在大太阳下涂抹花籽油。小心翼翼,轻抚之间,指尖传来木纹的独特质感,这时候上的油脂使得拉巴木的花纹完完全全地暴露出来。如同《传承》(第三季)巧妙的原创音乐与声画结合,正在为这部纪录片注入着独有的纹路。
不久前,《传承》(第三季)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终,除了画面的精美,音乐上设计的巧妙也是备受好评的原因之一。而这背后,少不了声音总监凌青和其团队吾爱吾乐的支撑。
吾爱吾乐,或许你没有听过这个团队的名字,但你绝对听过他们的作品:从《航拍中国》全 1-2 季、《风味人间》再到《张艺谋和他的“影”》、《舌尖上的中国 2》,作为国内一流的声音制作团队,他们凭借着对画面的精准理解,把控好每一部作品,《传承》(第三季)也不例外。
今天就和《传承》(第三季)声音总监凌青,聊一聊它背后的故事。
△凌青-参加北京国际电影纪录片单元
Q:《传承》(第三季)的创作感受是怎样的?
A:这是一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“传承”的纪录片,我们希望能够表现出在传承过程中,作为人这个主体的技艺与情感。对此,我们团队内部也在不断进行尝试与改动,最多一次声音设计就改了 6 遍。最终我们参考前两季的音乐风格,通过原创作曲和版权音乐两种方式来进行《传承》(第三季)的音乐创作。
Q: 前期与导演沟通过程中所达成的共识?
A:其实我们是从《传承》第一季开始就一直跟着的,已经做了三季了。第三季是想做一些和前面不一样的东西,在和总导演张可可沟通后,我们达成了一致,就是做一个“情”上的转变。
Q:为什么要选择 “情”这个点?
A:因为与前两季对比起来,《传承》(第三季)有了很多情感的增加。比如沉默却又质朴的父子情,夫妻之间的相互扶持,师傅于徒弟的言传身教...这一季是从小视角切入,以人为本的。而前两季的音乐对于传承的宏大已经有了很多的描述,因此《传承》(第三季)主要是对前两季缺失的部分进行补充。
比如第四集《守壹》里,九十一岁高龄的相牛人张扬锦骑摩托车载着老伴时穿过人潮时,我们针对这个场景选取了这样的配乐,一是营造出了一种调皮又浪漫的广东情调,二是与主角的年龄起到一种反差作用,展现一种老两口相守一生却又不失浪漫的生活方式,后来证实和张导的想法还是很一致的。
Q:《传承》(第三季)原创音乐的设计思路是什么?
A:总的来说,作曲的时候我们会把要表达的情绪分为两种,外在和内在的。外在情绪主要是通过鼓来体现,鼓的音色和节奏型的切换诠释着不同场景、不同强度中人作为主体的工作力度和辛勤程度。而内在的部分多是通过弦乐来体现动力和张力,它们赋予了曲子更复杂的情感,也有了更明确或更宽泛的指向。举个例子:
创作《美丽家园-叙事艰辛》的时候,我们首先联想的是一丝不苟的手工艺匠人们,如果用音乐表达的话,给人的感觉应该是细腻平和的,所以我们以此为方向,选用《美丽家园》中部分旋律作为主题,以慢板(Lento)的速度进行发展,基本采用平缓的长线条旋律,在配器上也选择弦乐、竖琴、木管等相对能表达内敛和细节的乐器,体现出他们从容独立、摒弃浮躁的工作态度,一种 “匠人之道”。
值得一提的是,《传承》系列里涉及到的民族都相当多,而原创音乐又在纪录片里使用频率很高,因此我们在创作上更多是要把握一个整体的关。如果不这样的话反而会把范围限窄,比方说,如果针对哈萨克族作了首曲子,那碰到一藏族的场景怎么办,两者在音域和写法都不一样。
所以原创音乐更多是想表达一种普适的情绪。但针对不同民族,我们也会尽量突出民族本身的特性,比如内蒙的部分我们就会适当加入马头琴,潮尔,呼麦等元素。
Q:这些民族性元素是怎么和原创音乐结合的?
A:这就要提到音乐剪辑了,其实这是一种“二度创作”,也算是声音制作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吧。音乐剪辑其实非常考验一个团队的功底,并非两首曲子往那儿一切,一拼就完成的事情。
由于剪辑本身是很干脆利落的,如果在剪辑点上不能很好地衔接,没有两首曲子并存的时刻,就不仅会有很明显的剪辑痕迹,还会在听觉上给人很不舒服的感受。因此,我们首先会对节奏和调性进行处理和转换,在配器与和声方面也要进行相关的调整,最终实现整首曲子浑然一体的效果。
Q:整体声音上是怎么更好地贴合画面的?
A:在贴合画面上,并非只有音乐能实现,同期声与音效的合理运用也能使得纪录片更有特色。比如第十集《礼成》里,我们就用到了一个有源声音来对真实性进行了加强。
这个场景的发生地是在河北蔚县,可以注意到,主角在室外就能听到室内喇叭播放的戏曲音乐,摩托停开,从外面进入饭店后,声场也马上发生了转换,更贴合室内的环境氛围。我们就是这样使用有源声音来体现当地的生活方式,同时也营造了一种同期的感觉。
除此之外,我们也会对原创音乐的具体音轨进行增加与删减,比如《劳作》里长笛和双簧管带来的那种轻快跳动感,对于某些画面来说可能会律动性太强,这时候我们会慢慢减少配器,去掉一些弦乐之类的,来引导观众慢慢回到画面本身。
当然,其实这些都是很细节的东西,但也恰恰决定了《传承》(第三季)本身的质量,我们做好了它,就是给观众一个视听上的保证。
面对无声的影像,声音团队通过对纪录片的理解和判断,从成千上万的素材与灵感里,拾取最贴合的一个。无论是普适情绪的原创作曲,还是对于细小之处,一丝不苟地把控。声音,都是谈到这部纪录片时,绕不开的话题。
台前幕后,随着时间的推移,镜头前后的两波人也变得越来越像。当镜头前的踏实延伸到幕后时,《传承》第三季的原创音乐,也为本身带来了一份真实与纯粹。
更多精彩内容,请持续关注
微信公众号“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”
传送门:
“世界需要了解真实的中国”|高长力在阳光节上谈中外纪录片合作
苹果一口气投资6部电影,只为角逐奥斯卡?让你手心狂冒汗的《徒手攀岩》确认引进中国!
监制:何苏六
主编:韩 飞
责编:吴禾昆 张嘉琪
编辑:周后盛